自由行穷游攻略行程

【在神山脚下旅居的日子】则巴村的隐世生活(含格聂V线、外转、肖扎湖徒步)

2023-02-24 16:48:28
【前言】那天,我牵着丁真拉姆的手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当我们路过那座朱红色塔基的白塔时,夕阳的余晖爬上了右侧的雪山,细碎的云彩和我们的脸一起被映得暖红。那是我来到村子的十天里第一个完
正文

正文


Day 1 初入萨格勒布

提起克罗地亚,你会想到什么?《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的取景地;


马克西姆(Maksim Mrvica) 演奏的钢琴曲;


还是在2018年世界杯凭借不懈斗志燃烧了整个夏日 的“格子军团”……


毫无疑问,克罗地亚的精彩远不仅仅如此。在上一代人心中,她虽然总与战争、解体、贫穷、创伤等灰色字眼相连。


但在拂去战争尘埃的二十多年后,克罗地亚早已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地貌、品说不尽的美食佳酿与乐观开放的民族意志(以及满街养眼的大长腿帅哥与美女)向全世界呈现出新的姿态。


这里拥有在整个欧洲闻名的阳光海岸与超过千座岛屿,风浪少且海滩优质,可谓天然的度假地。当地人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帝在分配土地时不小心漏掉了克罗地亚人,只好把留给自己的那块土地赠予了他们。


2016年的6月中旬,打好背包前往曾今风云突起如今却风景宜人的巴尔干。临走时在马德里机场留影,背包上这枚贝壳是楼主之前走西班牙北部朝圣之路的纪念品,用13天徒步完成312km,以后有机会讲讲这一段。


从马德里直飞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差不多3个小时,快降落时当地有点小阴天。


克罗地亚与同为狭长靴子形的意大利隔着亚得里亚海相望,并在西北海岸线上共享伊斯特拉半岛;此外,还在西北与斯洛文尼亚相邻,东部自北至南分别与匈牙利、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接壤。


克罗地亚属于东南欧地区,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部偏北。她是巴尔干半岛众国家中最发达富庶的一个,其面积虽然只有约三个半北京的大小,但狭长的领土占据了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大部分区域,在漫长的海岸线,从北至南驾车约需8小时。


从机场出来,到萨格勒布已经下午3点多了,在旅馆安顿好,随便先出来晃晃。


萨格勒布是克罗地亚的首都,也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城市。一条萨瓦河(Sava)穿城而过,将其划为新、旧两城。其实在历史上,萨格勒布单只在萨瓦河北岸就已各分三城。


在萨格勒布老城中闲庭信步,遇到一处可俯览的观景点,远处就是萨格勒布主教堂。


史料对萨格勒布的记载可追溯至1094年,是一座比较年轻的城市。上城(Gornji Grad) 的格里德克区(Gradec)与卡普托尔区(Kaptol)原本是独立的城镇:西侧的格里德克城住着商人与手工业者,东侧的卡普托尔城自11世纪即为天主教主教驻地。


两城之间常因利益起争执,也不可避免地以暴力结束。千年已过,曾作为两城边界的小溪如今已成为了热闹的步行街Tkalčićeva街。在抵御土耳其人的17世纪,萨瓦河畔的下城(Donji Grad)也逐渐发展了起来。1850年,三城并为一城。


目前城市分区功能鲜明,上城的格里德克区是政治中心,卡普托尔区是主教之地,下城更注重人文教育区,而新城区(Novi Zagreb)则是密集的居民区。


在老城里随意闲逛,无意间遇到一伙参加完婚礼的帅哥靓女,邀请楼主吃小点心,然后热情地聊了一会,临走时挥舞着他们带来的克罗地亚国旗合影一张。


克罗地亚民族单一,且移民政策相对保守,所以外来人口极少。当地人的性格大都是外向的,很愿意与他人交流。这种外向结合了意大利人的热情奔放与德奥略严谨的态度,程度刚刚好。说白了就是,既不像意大利人那么烦人,又不像德奥人那么无聊,啊哈哈哈。


老城的中心则是萨格勒布的地标建筑之一,圣马可教堂。圣马可教堂因色彩斑斓、装饰华丽的屋顶闻名。教堂最初建于13世纪,并于后期被改建为哥特风格,其屋檐上有两个徽章,意义大有来头。右侧的红底与白色塔楼徽章代表着萨格勒布市,左侧徽章的内容更丰富,红白钻石状镶嵌的格子代表克罗地亚,右面三个狮头代表历史悠久的达尔马提亚区,下方奔跑的树貂则象征与萨格勒布内陆一面毗邻的行政区斯拉沃尼亚。


恰巧教堂前的广场上举办类似COS秀的活动,大家都穿上各个时代的衣服,交流合影。


也凑进去和众多角色合影,期间还有两个年纪稍长的人给我科普cos的人物和时代历史。


萨格勒布虽没有上达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也未曾有群雄割据、几度易手的悲惨战争史,即使在世界大战中也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唯独在90年代的独立战争中曾遭到炸弹的袭击。


此外,也许是因为常年与波黑、奥匈、塞尔维亚历史的穿插交汇,令这座克罗地亚首都少有鲜明特色,城市人文常能看到维也纳、布达佩斯与布拉格的影子。


继续走到圣母升天大教堂,即萨格勒布主教堂位于被称为“主教之地” 的卡普托尔区中心地带。始建于13世纪,原名圣斯蒂芬大教堂(St.Stephen's Cathedral)。在15世纪时,为了抵御奥斯曼帝国威胁,教堂周围曾建有坚固的火炮墙,并设有炮台。1880年,萨格勒布遭遇地震,但教堂的部分建筑仍被保留了下来。


从里面逛完出来,在教堂前的广场上休息时,突然上来两哥们问我是不是中国人,得到肯定后就开始和我说中文。真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一通乱聊。这两个哥们虽然口音很重,但是词汇量极其丰富。


聊到当下国际局势,中美两国竞争对抗时,左面这哥们突然提高音量特别正经地说:“中国不能亡!!”这句话直接把我惊得下巴都快掉在地上了,我问他从哪学的,他说原来在苏州大学留学时,在中国近代历史课上学的。而且后面还详细地给我分析为什么中国不能倒下,要怎么引领世界进入下一个阶段。


最后聊了快一个小时,分别的时候互留了联系方式,整个过程真的太玄幻了!来克罗地亚的第一天,在萨格勒布的街头一个老外用中文跟我一地道中国人侃侃而谈中国要如何崛起如何发展,结结实实给我上了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楼主瞬间理解了文化输出的重要性,这就是我朝为什么在全世界广设孔子学院,接受大批留学生,这不就是最明显的效果吗!啊哈哈哈


第一天也没逛到很晚,回到旅馆按照国际惯例搞一瓶当地的啤酒解解乏,休整一晚明天继续玩萨格勒布。


对克罗地亚的初印象非常好,城市漂亮考究,当地人热情善良,还意外收获了两个海外的中国铁粉,啊哈哈。


Day 2 格子军团的狂欢

第二天一早萨格勒布的周末正好开始了,市中心的绿地公园里有许多穿着民族服饰的大爷大妈。


克罗地亚是一个居民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家,人与人之间互信互爱。当地人大都保持着传统的慢节奏生活方式,喜欢晒太阳、喝咖啡、闲聊。他们注重生活质量,觉得享受生活、亲近自然、享受与家人共度的时光要比挣钱重要得多。


不一会走到耶拉西奇广场,是萨格勒布最具代表性的广场,不仅因其连接着上下两城,也因为广场上最雄伟的耶拉西奇骑马像。


耶拉西奇是19世纪克罗地亚的总督代表着克族人民反抗奥匈帝国的独立精神。虽然雕像曾因政治原因被移往别处,但在克罗地亚独立后又被搬回原址;为展示友邻友好关系,雕像原指向匈牙利的佩剑也被改为指向南方。


广场附近还有一个农贸集市,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克罗地亚的物价在欧洲属于正常水平,跟西班牙差不多。克罗地亚的货币为库纳,符号为KN。1欧元≈7.45库纳,1库纳≈1.04元人民币。这草莓也就10块RMB一公斤,还是相当便宜的。


中午随便找了家意式餐厅解决中饭。


克罗地亚人的饮食习惯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内陆地区的饮食受匈牙利与土耳其的影响,以肉食为主,且烤肉拼盘的分量很大沿海地区的伊斯特拉半岛与达尔马提亚地区则承袭了意大利料理特色,不仅有各种意大利面食与披萨,还供应配以番茄酱、葡萄酒、松露汁、橄榄油与蒜蓉的各式烤鱼。


吃完饭下午恰好是2016年欧洲杯小组赛,克罗地亚对土耳其,广场上支起露天大屏幕,球迷可以为自己的国家队加油助威,现场气氛相当赞。


上半场克罗地亚的世界级中场莫德里奇进了一个超级漂亮的世界波,直接点燃了现场的气氛,球迷们疯狂的庆祝!克罗地亚的足球氛围一点也不比西班牙差。近几年克罗地亚队在各大赛事上的表现十分优秀,尤其在18年俄罗斯世界杯,差点就夺冠了!


1比0的比分也保持到终场,克罗地亚取得小组赛首胜。赛后狂欢的球迷们拉着我到处合影,这种露天和大家一起看球的体验真的很不错!可惜不争气的国足啊,啥时候咱也能拿着中国国旗在绿茵场外狂欢一次呢!


看完球赛在萨格勒布下城随便走走,胜利的气息还在蔓延,街头艺人的小号显得格外欢快。整个城市给人一种古典但不沉重,风格特别鲜明的东南欧文艺之都的感觉。


回到旅馆已是晚上,在大厅里邂逅一群亚洲小伙伴,中日韩汇聚一堂。看长相风格应该不难区分,后面三个是思密达朋友,右一是日本小姐姐。大家吃吃喝喝聊了一晚上,他们的路线正好和我是反的,取取经打听一些后面行程交通攻略类的信息。


明天告别萨格勒布,前往十六湖国家公园。


Day 3/4 欧洲九寨沟

从萨格勒布坐大巴到十六湖国家公园,车程大概2个半小时。十六湖国家公园有两个入口,且都有车站,向北可达萨格勒布(每天约10班,单程约2小时,票价约 80-100库纳)等地,向南可达扎达尔(每天约6班,单程约2.5小 时,票价约95-105库纳)。


第二天搭乘10点半的大巴从萨格勒布出发,大概中午1点左右就到达十六湖国家公园。提前在网上定了一个乡间小民宿,20欧一晚,就在公园外不远。到了也没先急着进景区,就在这美好的克罗地亚乡村悠闲地晒晒太阳,看看书,安逸的度过了一下午。


这周围没啥餐馆,吃的也在民宿内解决。


第二天起一个大早,进入景区。门票多少钱已经忘却了,啊哈哈。


十六湖国家公园地处克罗地亚内陆地区,位于首都萨格勒布西南方向约130公里处,是克罗地亚历史最悠久(也是东南欧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


溪涧泠泠孔雀绿,游鱼逐水尤可及;夏盛冬凝春秋意,银练倒悬深谷里。这就是被国人亲切地称为欧洲“小九寨沟”的十六湖国家公园。


顾名思义,十六湖国家公园内共有16个大小各异的湖泊,南北向呈带状分布,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数千年来,流经石灰层的水被不断钙化,逐渐沉积为石灰化的屏障,构成了隔断湖与湖之间的天然堤坝、白虹般的瀑布与奇形怪状的洞穴。


理论上和咱们九寨沟形成的原理几乎一毛一样,所以景观相似也就不足为其了。


公园内长达8公里蜿蜒曲折、时断时续的水道被分为上、下湖区。整个景区面积很大,根据自身时间和体力合理安排。楼主那天从早上6点半进景区暴走到下午3点,步数直接干到3万6千步,直直走了26公里。


这种绿湖沉朽木的场景是不是让人感觉真的在九寨沟。游览自然景观,比起人文历史景观更轻松一些,不需要做详细的功课,只要打开自己的五官去接受大自然的信息与能量便可。


时而盘山而上,时而顺流向下,清泉石上流,柳暗花明处又是一个湖。游览整个十六湖国家公园就像读一首抒情散文诗,朗朗上口浅显易懂,但是内容和传递的情感却非常扎实。


由于太阳的照射和自身水深的差别,各个湖泊会显现不同的颜色,灰蓝、青绿、湛蓝交互更替,非常梦幻。自然的景观一定要去沉下心去感受,不要只是匆匆忙忙地拍照,人眼的像素永远是机器所达不到的,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共鸣才是对美景最深刻的留影!


欣赏瀑布的最佳季节为夏季,阳光反射到从石壁上倾泻而下的流水中,泛出多彩的颜色,运气好的话还能捕得一道彩虹。


水汽似有或无地笼罩在每一个站在瀑布前的人身上,石壁飞溅出的水珠将山间的凉氤氲在整个空气中。


春夏绿作一片,就是楼主去时这样;传说冬季则有白雪冰凌的美景,无论在哪个季节到访,你都会折服于其无穷的魅力。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冬天再去一次。


从十六湖国家公园逛完,有公共大巴前往亚得里亚海重镇斯普利特,车程大概5个小时。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会绕道去扎达尔,有的则是直达。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在公园的停车场搭讪,因为大家不是北上萨格勒布就是南下扎达尔或者斯普利特,搭个顺风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一天快给我走废了,正好在车上美美的睡了一觉,赶在黄昏的时候到了亚得里亚海滨的斯普利特。


随便找了家餐馆吃完晚饭,在海边吹着凉凉的海风消食散步。白天暴走十六湖的疲惫感瞬间烟消云散,坐在长椅上发了许久的呆,这个瞬间便是夏日份的美好!


入夜,安睡……